很多朋友都说,设计的建筑需要与附近的建筑相呼应,协调!那么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?今天西安建筑设计就带领大家一探究竟!
1.建筑的平面形状要和用地形状呼应。
建筑的平面外轮廓与场地的用地边界、走向应形成一定的对应或者几何关系(比如互相平行、垂直等),目的就是不让建筑之外的剩余场地用地形成“下脚料”似的残缺不全,**空间的整体和谐与完整统一。
如果基地某一边是斜边,那么建筑沿着该斜边的形式可以平行或者以锯齿的方式完成契合,同理,如果场地有锐角或者呈现弧形,那么建筑形态也应适应场地形态,要么局部采用锐角形态,要么采用扇形平面等。
2.建筑形态与原有建筑保持基准与对位。
建筑与用地的原有建筑,或者周边的既有建筑,在形态、轮廓上保持一定的基准、对位关系,沿着延长线平行or垂直,是zui简单的一种情况,可以增强建筑物彼此之间的联系。
3.建筑同场地环境附近的城市标志物、名建筑、周边的绿地广场、公园等建立起相应的轴线关系或者视线通廊。
或者说,根据特定的景观来营造对景/底景,并以轴线指向,取得联系。
4.建筑与山体呼应。
场地有高差时,建筑的形态与地势、等高线是何种关系,是顺应?还是垂直?抑或斜交?
建筑形态与背景山体轮廓/天际线的关系是匍匐?嵌入?还是隐埋?
5.建筑与水体呼应。
场地靠近水体/湖泊时,是否考虑亲水关系?具体临水面是营造亲水平台,还是挑空,还是视线穿过透空落地幕墙?
6.从城市形态的维度出发,建筑的图底关系考虑原有的城市肌理。
7.其它因素
如场地周边的道路、车流量、人流量规律;场地的市政条件,上空高压线,地下暗河暗管;场地的保留古树、古迹以及周边历史建筑的传统风貌;以及区位的气候、水文条件,如年日照、主导风向、降水量等自然条件,都在考虑范围之内。
8.品相
品相一词比较抽象,用通俗的话说就是,场地内在的“因”早已决定设计的“果”,建筑是应该自基地而萌发的,建筑与场地的天、云、风、水、土地、树木等元素都有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。设计应当回应所处的环境,并且与环境气质之相匹配,即形成所谓的“品相”。
以上知识供大家参考!如果还有更多疑问,欢迎关注本网站了解更多!
本文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