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築,向松學習!

作者:admin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21-04-06     二维码分享

在建筑里,松树在跳舞,以千姿百态的柔媚,纵情舞蹈在现代建筑的笔直中,建筑片刻“活”了起来;行走在松下,如有清风袭来,古意衡生,远看如欣赏一幅山水画,近观如身临王维的诗中。在建筑之外,松树几乎接近了一种永恒的语言:言说着君子的高洁,言说着常绿不畏寒的坚毅,以及古往今来,每个平凡而持续的梦。或许,建筑可以像松学习,在柔、在刚、在之间。

松树在山间,不见得有惊喜。山间背景杂乱,皆是满目的绿意或苍凉,松树被淹没在其中,只得落下几个松果,才有那闲寂的味道。松树在城市,则变成了低调的“主角”,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,就有清风拂上心间。

在北京首都机场附近,有一个以松命名的美术馆——松美术馆。松美术馆建筑主体几乎简化为当代建筑的一种符号——净白、成几何状,它是凝固的,与城市的其他建筑并无二致。但庭院之中散落的199棵松树,这凝固的建筑瞬间被松绑了。

建筑的相对规整的白墙恰好变成了松的展示台:松天然、优美、柔和的曲线..了建筑的笔直线条;松带风霜的枝干安抚了建筑的“崭新”;松的疏影横斜在白墙之上,流动着时光;白墙的“干净”亦映衬得松的墨绿更为沉稳与古朴。

松树就这样在美术馆里跳舞,天空中时不时地掠过几架飞机,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城市。松美术馆的创始人王中军喜欢这样的魔化现实感,对他来说,当时构想松美术馆时,就是想在现实的喧嚣中传达一种“净”。极简建筑的“净”是可以承载艺术的容器,而松树的“净”则是能洗涤观众繁杂念头的审美意象。

松树是纯粹的,它可以不顾周遭不同,而尽情地舞蹈;也可以在喧嚣的城市里,遗世而独立。建筑同样是城市里长出来的另一种“树”,亦能用自身的纯粹迎来一群纯粹的朋友。

松是什么声音呢?大概就是风吹过来松树,发出的沙沙音响。沙沙声又被延伸出一种心理上声音,高远而悠长的,早已沾染上了松的性格。也只有像嵇康这样的名士才能有“肃肃如松下风”的高逸,也只有古琴这样的雅器才能有“万壑松”的音色。

松树的声音在山间是微弱的,它同清泉、蝉鸣、落果等自然音混融不分的,共同烘托出一种静谧与自在。松树的声音在建筑里的声音同样也是微弱的,但这般微弱具有隔绝的力量。

在城市里,我们早已对声音失去了敏感,整日淹没在信息滴滴声、车水马龙的嘈杂声、短视频综艺的哈哈声,已经没有能力为一片风声而停歇了。

如若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遇到一棵松树,温柔的墨绿覆盖住嘈杂,稀稀落落洒下光斑,加之若有若无的清淡松香,耳朵突然就灵敏了起来,听得到沙沙的风声,体会到某种文化共振。这大概就是一种生命的间隙。

间隙,其实是对停顿的尊重。贝聿铭当年为苏州博物馆选树,不乏有大量的松树。贝老选树时安徽、江西、浙江、山东、福建、苏北都跑遍了。为了一棵树一个盆景,花费数天,从几百公里外的地方把树移植过来,.终种在馆内的树木都像选美..一样,经历了无数次的海选和PK。我们不解,一棵树何以如此大费周章,建筑才是主角啊。

可当我们走进苏州博物馆遇到这些树,它们已然成为我们的不可复制的惊喜,一棵树让建筑有了呼吸,一棵树让脚步有了停留,一棵树让时间有了空隙。时间的流速被改变了,空间的气氛被改变了。

记得九年前的新闻说,当年贝老亲选的迎客松枯死大半年了,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那棵松树的停顿,有没有人为此介怀。

松,从不开花的树,却在我们文化的浸染中常青。

从孔子的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”到李白的“为草当作兰,为木当作松。兰秋香风远,松寒不改容”,松是不改本色的君子之树。从王维的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到苏轼的“松风吹茵露,翠湿香袅袅”,松是飘逸古拙的氛围。

建筑向松学习,不仅仅是借由它来营造呼吸感,更重要是学习到它植根于我们文化内部的君子气和氛围感,它出自对我们的文化爱得深沉。

在建松美术馆时,本没想过想以“松”来命名,直到创始人在旅途中见到一片老松林,那由内而引发散发的东方气质让他震撼。以“松”之名,就是想巩固住这迷人的东方气质,想要“无论谁来此一行,都能够感受到这是一家中国人建造的美术馆。”

贝老亦如此,他设计的日本美秀美术馆,一棵150多岁的老松树在“天圆地方”的玻璃门前,巍巍然伫立着,是风霜的老者,亦是不老的君子。

贝老说,“建筑就是生命的镜子。你只需要望着那些建筑就能感受到它的过去,感受到场所的精神;他们都是生活的映像。”也是这棵老松树,不小心“映照”出了贝老的文化乡愁,又以.大的善意安抚了这份文化乡愁。

一棵松,一方院。如果可以,建筑向松学习。学习它的柔媚,敢于在喧嚣里跳舞;学习它的呼吸,敢于在生命中停顿;学习它的刚毅,敢于在文化中不老。

而在建筑中,松也不断强化着自身的审美意象。愈是在城市的绮丽里,它愈显古朴;愈是在人世的繁杂里,它愈加纯粹;愈是在信息的爆炸里,它愈显永恒。

松树与建筑,长出来的生命,相互映照,相互学习,在不可思议的组合里,在记忆的、文化相通处,一起从过去涌向未来新生着。

永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
联系我们/CONTACT US

联系人:王先生

地址:西安市曲江新区 旺座曲江 G座6楼

手机:17782730538

邮箱:2307176058@qq.com

关注我们/FOCUS ON US
Copyright © 永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  版权所有 备案号:陕ICP备19014414号-1   网站地图  RSS   XML 技术支持:  万家灯火